为持续深化健康四川建设,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,四川省坚持以“小切口”解决“大问题”,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。2024年初,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印发《2024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十大行动》,实施半年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?有哪些经验做法?即日起,封面新闻将陆续推出“2024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十大行动典型案例”系列报道,通过案例展示四川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新动态。
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新建项目效果
2023年北京安贞医院南充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获批后,南充市突出“软硬兼施、内外发力”,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。
建强“硬支撑”,提升“软实力”。统筹资金13.14亿元、落实土地60亩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。目前已完成基础施工、2024年底完成主体建设。输出医院派遣17位常驻专家、70人次临时专家,平移“三新技术”40项,形成以心血管疾病为特色、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,项目医院在服务质量、技术革新等方面显著提升。
对内“优服务”,对外“强辐射”。安排资金1亿元,对接输出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(HRP)和智慧医务管理系统,建成多院区管理、功能完备的信息化系统,实现运营、业务数据互联互通、并网运行。开展巡回医疗及义诊活动26场次,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南充人民。挂牌运行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充中心,成立北京安贞医院南充院区心血管病专科联盟,涵盖云贵川陕甘渝6省(市)63家大型医疗机构,辐射近1亿群众。2024年,心血管疾病患者外转就医率同比下降9.5%、市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率同比提高20.6%。
【改善就医体验提升医疗质量行动】
绵阳市创新“三快四优五好”就医服务新模式
绵阳市创新“三快四优五好”就医服务新模式
今年以来,绵阳创新开展“三快四优五好”全流程优化患者就医服务体验行动,积极回应群众就医所需所盼。
简化就医流程。完善预约诊疗制度,推广分时段预约诊疗、检查检验集中预约,自动、科学、合理分配号源和检查资源,点对点推送候诊信息,引导患者按时就诊、检查,保障各类特殊患者及时检查、及早诊断。46家医院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,26家公立医院实现检查检验集中预约,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等待时间缩短至15.7分钟。
减轻就医负担。40家医疗机构推行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,为41万余名复诊患者节约费用513万元。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面提质,线上互认医疗机构扩增至64家,线上线下累计互认超37万人次,节约费用5234万元。12家医院创新开展“信用就医”服务,实现“先看病、不排队、后付费”,全市使用量达4.2万人次。
优化患者服务。44家公立医院开设儿科延时门诊、周末门诊、夜间门诊等,缓解学生、上班族等看病难现状。37家医院开设麻醉、疼痛、药学等新型门诊共99个,最大化满足患者看病就医新需求。提供MDT服务病种数105个,为肿瘤、疑难复杂疾病、多系统多器官疾病患者提供“一站式”诊疗服务。
【互联网医疗织网行动】
内江市率先完成互联网医院分院建设
为全面贯彻落实国、省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有关要求,内江市将互联网医院建设纳入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“改善医疗服务年”和市政府民生实事重要考核内容之一。成立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互联网分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高位推动内江市互联网分院建设,着力打造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引擎和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服务样板标杆。
2021年,全省率先印发市级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,按照“五统一”的原则,规划建设全市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。到2023年11月,全市6家互联网医院,全部入驻市级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。2024年1月,建成内江市互联网分院,并于6月率先通过与省互联网总医院的双向互联互通联调测试,待省级平台功能更新后,内江市目前建成的9家互联网医院将全部在省互联网医院“上线”提供服务。
内江还印发互联网分院和互联网医院推进计划,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,多次开展调研、研讨会,及时解决互联网分院建设相关问题。以信息为支撑,全面整合医疗、公卫、监管等业务需求,建设互联网分院“四大系统”,搭建“三大平台”,成立“一个中心”,实现业务与信息的深度融合,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【妇儿“两筛一建设”行动】
关注“两癌”综合防控 成都市筑牢女性健康屏障
成都市扎实推进“两癌”综合防控试点项目
成都市贯彻落实“健康中国”战略,成功申报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首批国家级试点城市,大力开展宫颈癌、乳腺癌(以下简称“两癌”)综合防控国家级试点项目,进一步筑牢女性健康屏障。
前移防控关口。2021年11月,在西部地区率先实施在校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补助政策,共为28.69万名13~14岁女学生接种HPV疫苗。进一步激发其他年龄段女性接种意愿,全人群HPV疫苗接种剂次由2020年的21.52万增加至2023年的185.63万。
深化项目内涵。联合市总工会、市妇联将“两癌”筛查纳入35岁以上女职工体检项目,在农村妇女“两癌”筛查项目基础上,扩大项目内容和受益人群。2023年,为45.91万名适龄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,为20.23万名适龄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,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“两癌”筛查目标任务。
提升防控能力。加强人员培训、质量控制、科普宣传等,建立“两癌”筛查个案信息管理系统,为234.09万名35~64岁女性建立个人基础档案,提升管理质效。2022年10月,全国爱卫办、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通报表扬了成都市宫颈癌综合防控工作做法。2023年9月,全国爱卫办在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公布了2022年度试点工作评估结果,成都市在首批试点城市中位列第3。
【现代医院管理核心能力提升行动】
新都区探索“业财融合”推动公立医院降本增效
近年来,成都市新都区以区人民医院为试点,积极探索建立“系统科学谋划、动态跟踪监测、终端考核问效”全流程闭环式“业财融合”目标管理体系。
精准“定目标、配资源”,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,下设资源、绩效、预算成本等6个项目组,科学制定医院“学科建设与运营管理深度融合目标”,常态化开展“学科+运营”联合查房,同步优化人力、设备、资产等资源配置评估论证流程,推动医院业务发展呈现向好趋势,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同期下降9.4%。
着力“降成本、增效率”,“数智化”监测运营核心指标,开展病种收入结构等成本分析,探索“耗材全生命周期”管理模式,强化预算调整审批控制,完善医院内控体系,推动医院成本管控实现提质增效,门诊、住院次均药品费用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0.3%、38.0%。
推动“优机制、激活力”,以“量化指标 ”制定考核体系,制定“月度+年度”分职系目标考核方案,围绕“医疗质量、运营效率、满意度、病案质量、医保管理、成本控制”6 个维度进行月度考核,围绕“医疗质量、运营效率、持续发展、满意度、社会公益性”5个维度进行年度考核,强化对三四级手术、CMI、DRG组数等重点指标的考核力度和绩效分配,实现医院运营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,2024年1—5月该院日均门急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.87%,平均住院日较去年同期缩短0.87天。